银川股票配资 带一本书去江南:在水乡的乌篷船里,读一段慢时光_书页_船老大_阳光
选一本泛黄的诗集揣进帆布包,踩着青石板路走进江南的晨雾里。码头边的乌篷船正滴着露水,船老大摇着橹笑问:“去西栅还是东栅?” 其实去哪里都一样,反正这一整天,时间是属于橹声和书页的。
船篷放下半幅,刚好漏进斜斜的阳光,把书页照得透亮。指尖划过 “杏花春雨江南” 的字句时,船身轻轻晃了晃,原来是蹭过了水边的垂杨柳。柳叶上的露珠跌进船里,在书页上洇出小小的晕染,倒像是诗人未写完的逗号。
穿蓝布衫的阿婆摇着木盆在岸边浣衣,棒槌敲打的节奏和橹声叠在一起,成了天然的伴奏。读到动情处抬头,恰好看见对岸粉墙黛瓦的屋檐上,几尾游云正悠悠飘过,像被谁随手丢在天上的棉絮。
正午的阳光热起来,船老大停在桥洞下歇脚,递来一碗冰镇的酸梅汤。玻璃碗外凝着水珠,滴在船板上发出细碎的响,和书页翻动的沙沙声缠在一起。忽然有乌篷船从对面摇来,两个穿校服的姑娘趴在船边笑,她们的笑声惊飞了芦苇丛里的白鹭,也惊得书页哗啦翻过好几页。
暮色漫上来时,船泊在月洞桥边。把书合上放在船头,看两岸的灯笼次第亮起,倒映在水里成了流动的星河。橹声慢下来,像怕惊扰了水里的月亮,这时候才懂,江南的慢不是停滞,是让每一秒都长出细密的纹路,就像书页上被手指摩挲出的温柔折痕。
带一本书去江南,其实不是为了读完它。是要让诗句里的江南,和眼前的流水、石桥、乌篷船重叠在一起,让某一页的墨香里银川股票配资,永远住着橹声和穿堂而过的风。
发布于:广东省配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