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票配资助手网 告别摆件,我需要一台能远征的越野车
多年前,我对越野车的评价标准是:能否把我带到地球上最险峻的地方。因此股票配资助手网,我总会津津有味地讨论悬架行程、差速锁的模式、动力分配之类的话题。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——越野车真正需要的是可靠、动力和续航,如果还能再舒适一点,那就完美了。
这是我从滇藏线回来后的感悟。这条被称为国内最险峻的道路,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交叉轴或炮弹坑,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非铺装路面。那些极限越野技能根本用不上,反而你要担心的是:避震能不能撑得住、发动机会不会出现“高反”、能不能坚持到下一个加油站,以及自己会不会被颠散架。
所以我打消了购买路虎卫士的念头。虽然它的动力不错,但“良好”的可靠性口碑,让它注定只能作为城市里的漂亮摆件,最多去越野公园里打个滚。不过好消息是,这几年自主品牌似乎格外青睐越野车。前两天我就试驾了奇瑞集团推出的一款最新作品——纵横G700。
不出所料,纵横G700是一台混合动力车,官方称之为CDM-O混动系统。简单来说,这套系统采用P1、P3+P4的结构:P1是发电机,P3是输出电机,它们位于前轴;P4电机则在后轴。换句话说,这是一套“电四驱”系统,没有传动轴,后轮依靠电机驱动。
展开剩余72%我很喜欢这种技术路线。它在“油电混合”中更偏向“电”的部分,这带来很多好处。首先,由于没有传统变速箱,驾驶感受更接近电动车,动力响应快且线性。尤其在面对大坡度攀爬时,感觉极其丝滑。不再需要考虑挡位问题,也不用担心锁不住挡——需要多少动力,完全取决于右脚的动作。甚至在坡道上停车再起步,也如同在平地上一般顺滑。我唯一要做的,就是克服仰角带来的恐惧。
其次,取消传动轴意味着可以在车辆中部布置一块大电池,对越野车来说这绝对算得上革命性的技术升级。你可以将这块电池视为动力蓄水池——电池容量越大,动力储备就越充足。尤其在高原地区,大电池实在太有用了。电机不怕“高反”,即便到了4000、5000米海拔,动力也不会有衰减。
此时,发动机更多扮演发电机的角色,这比直接驱动车轮轻松得多,不再需要嘶吼着拖拽车轮转动。同时,这也让动力系统运行更高效,带来更极致的续航表现。目前官方尚未公布纵横G700的综合续航里程,但我保守估计也会在1000公里以上。
不仅针对越野,一块大电池还能带来更多可能性。比如若有充电条件,纵横G700完全可以当作一款城市SUV来使用,经济、安静、舒适。
也许你会好奇:“电四驱”就没有缺点吗?没有任何一种机械结构是完美的,解耦式四驱也一样。问题在于,它的前后轴是单独驱动的,无法进行扭矩分配。例如纵横G700后电机功率是300kW,这就是后轮的动力上限,前电机和发动机再有富裕的功率也无法分配给后轮。当然,这只是理论层面的局限。
实际体验则如我先前所说——不必在意那些复杂的机械结构。这次试驾中有一段完全由炮弹坑构成的道路,布满各种交叉轴。纵横G700在不锁止前、后差速锁的情况下,依旧可以顺利通过。而如果锁止差速锁,过交叉轴和“A字”坡更是轻松自如,如热刀切黄油一般。这时更多是考验驾驶者的水平:如何控制方向、如何选择路线。其实越野也是如此,更多考验的是人,而不是车。
底盘表现也出乎意料地好。纵横G700在空气弹簧和CDC避震上确实下了功夫,应该是针对非铺装路面做了特别调校。在土路上以60km/h的速度飞驰,如履平地。因此这台车真的太适合去西部高原探索——动力好、续航长,最重要的是舒适。无论石子路还是土路,它都能从容应对,这真是太棒了。
试想面对几百公里的非铺装路,一台舒适的越野车是多么重要。否则被颠得七荤八素,哪还有心情欣赏眼前的景色?
说到高原,纵横G700还有一些细节让人很心动。比如它配备了卫星电话,这可是穿越人迹罕至地区的必备品。再比如它竟然还研发了一套供氧系统,这套东西之前我还认真琢磨过,可发现后期改装实在麻烦,钻孔、布线,还要解决电源问题。
纵横G700应该是一款考虑供氧问题的车型。当然,不用担心纵横G700的制氧机是“样子货”。他能满足4人同时脉冲供氧,满足2人同时连续供氧;鼻吸式供氧,氧浓度:93%±3%,氧流量:1-3L/min。
最后来看价格。目前仅公布了预售价:34.99至42.99万元。显然它的竞争对手是坦克500Hi4-Z和豹8,价格区间、尺寸和技术路线都很接近。在拥有优秀产品力的基础上,纵横G700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树立品牌形象,比如参与越野赛事——今年在“环塔”拉力赛中它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
不管怎么说股票配资助手网,纵横G700的出现对国内车迷绝对是件好事。毕竟,它是一台非常优秀的越野车。
发布于:上海市配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